健脾、补气、养血、安神,这6种中药,日常养生用得到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健康养生盼您身体好,心情好!

不少人平时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中药来调理身体,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以下六味中药,皆为药食同源之品,日常生活若能合理应用,一定会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补脾之最: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养肺益阴、益肾固精、养阴生津等功效。

山药虽然相貌平平,但在中医补益食物中,堪称“上品”。它不热不燥,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尤其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食用方法

山药薏苡莲子粥:生山药、薏苡仁、莲子肉、芡实等量,共取20~50克,加小米适量熬粥,可健脾胃,用于脾虚腹泻、气短乏力者日常调理。

山药黄芪汁:生山药10~30克,黄芪10~30克(包煎),煎煮半小时后,去黄芪,吃山药喝汁,可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调理。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肠腹满闷者不宜使用山药,应先健脾祛湿。

补血之最:当归

当归,味甘,性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当归不仅有养血的作用,还有活血的功效,常用来治疗妇科的血虚,还可以促使血液循环,保持血液通畅,达到养血活血的效果,让人看起来气色好,面如桃花。

食用方法

当归红枣煲牛肉:取当归50克,红枣6粒,牛肉250克,猪里脊250克,清水适量。将材料洗净,放入煲内,注入清水,猛火煲至水开,改慢火煲两个半小时即可。

安神之最:酸枣仁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等功效。酸枣仁专治心脾两虚、阴血不足导致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症,被称为“安神助眠果”。

酸枣仁生用,能清肝胆热、生津,适合肝胆有热者。炒酸枣仁酸温,偏补,收敛止汗的作用增强,用于肝胆心脾血虚少眠之证。

食用方法

煎汤,煮粥,研末(散),用量各不同。煎汤10~15克,煮粥可适当增加,研末3~5克。

清热解毒之最:金银花

金银花被誉为“药铺小神仙”,是享誉世界的养生保健名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效果显著。

食用方法

慢性咽炎发作,嗓子干痒不舒服,将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胖大海一起泡水,喝上一大壶就有缓解作用。有些白痰或黏痰的慢性咽炎患者不宜服用。

止咳之最:杏仁

很多人都知道杏仁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咳嗽的时候会在汤里放一点杏仁,或者是榨上一杯新鲜的杏仁露喝。

食用方法

杏仁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做成零食,比如,炒杏仁,也可以做成杏仁茶、杏仁粉,做菜的时候也可以把杏仁当成调味品使用。

小贴士:新鲜的杏仁不能随便吃

几乎所有水果的果仁都不能直接生吃,包括生活中最常见的杏、桃、李、苹果、梨等。此类水果的果仁里面都含有氰甙这种有毒化合物,经水解后会生成剧毒的氢氰酸,生吃会引起中毒。

补气之最:人参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适用于大病、久病体虚患者,如肺虚久咳,呼吸短促,动则气喘;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还可用于急救,如大出血、阳气暴脱、心衰垂危者等。

补气药很多,但人参是最突出的。比如患了大失血、大吐泻,或者是很多重病久病的人,正气欲脱的危险时候,浓煎一碗人参汤,立刻灌下,便可以固住欲脱的元气,使得患者转危为安。

食用方法

参枣粳米粥:人参5克,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人参、大枣加500毫升水煎煮30分钟成药汁。粳米加水煮粥,熟后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可,可加适量冰糖调味。

请点击下方

↓↓↓

标签: 健脾中药 补气中药 养血中药 安神中药 日常养生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